热门文章

我国开展药物治疗管理有何意义?

文章图片

一、定义与运作模式

那我就先说说定义:

所谓的药物治疗管理(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是指具有药学专业技术优势的药师对患者提供用药教育、咨询指导等一系列专业化服务。

从运营模式上来看,我们可以借鉴到美国这个相对成熟完善的体制。其基本运作模式为:

二、核心要素

模式上的统一协调、规范管理,相对比较容易做到,但药物治疗管理的本质要素,却是至关重要的:

1、系统化收集患者信息

因为此项工作是建立服务提供者与患者间最初联系的纽带,所以这一环节的质量将直接决定之后整体的服务水平与实际效果。具体包括:

2、药物治疗综合记录

沟通体系建立完成后,全面的信息处理就是当务之急。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患者以往的药物治疗综合记录了。具体包括:药物名称、适应证、用法用量、开始服用日期、停止服用日期、处方信息、特殊说明等。

此环节除了信息收集的完整度之外,实时的跟进联动机制也不可或缺。相较美国来说,中国在这方面的基础条件甚至会更好,因为我们的网络普及、深入,及大数据应用都走在前列。药物治疗综合记录可以被做成电子记录,通过患者在药师助理或药师的协助下完成,或在患者已存记录基础上更新。药师应鼓励和教育患者永久保存记录,每次看病携带好记录,以便医师能了解目前患者的用药情况。每次更改药物或用药方案后,应及时更新记录。

3、患者列表文件

这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文件归档,其目的是便于追踪患者情况和进行患者自我管理。包括:患者姓名、医师和药师信息、建立的日期、患者需要实施计划的步骤、患者记录、预约药师随访信息等。大家都知道,这个环节需要患者与药师共同协作完成。

相对来讲,这个环节所需的技术支持比重并不大,更多的工作还是要做在医患交流这个最原始,但也可能是最有用的基础层面上。理想状态下,这将极大的改善如今并不完美的医患关系;而若做不到位,则可能会把事态带向另一个相反的方向,由此带来的医患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也不是危言耸听。

4、实质干预

药物治疗管理的核心,正是来自医服人员所提供的咨询服务和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药物治疗干预。

理想状态下,作为整个团队的核心,药师应主动向患者推荐医师和其他医疗人员。药师与专业医疗服务人员的交流内容包括:药物选择的咨询、给出解决药物治疗问题的建议和要求随访等。

之所以把这个环节称之为实际动作,不仅是因为到这个阶段所有医疗人员都开始进入到各自的操作步骤中,更是源自部分患者的患病情况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因地制宜,就需要医疗人员的合理分配,甚至进一步加入外部力量介入,都是可能的。

5、记录与随访

文档设置是基于患者药物治疗的相关需求或患者转诊的要求形成统一方式的记录以便患者药物治疗管理的随访。服务中患者文档设置的记录是为了促进药师与其他医疗人员的交流,提高患者的疗效,促进患者治疗的连续性,承诺保存患者记录的法律化和制度化,维护医疗人员权益,也作为药师干预药物治疗进程付费的凭据。

三、我国药物治疗管理情况

相较美国来说,我国的药物治疗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一些规范化措施和激励政策都有待完善。比如:

1、肯定临床药师的劳动成果,提高药师的服务积极性,培养锻炼我国药师人才队伍;

2、规范患者用药行为,促进患者合理用药,降低人民群众的用药负担;

2009年,国务院曾出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 2011年)》,探索医药分开的有效途径。

规定“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按购进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不得接受药品折扣,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明确了“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3、药店是最近的突破口

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医、药分家已进入深水区,零售药店作为处方外流的承载方,其自身的专业转型迫在眉睫,单纯依靠高毛利、单品突破来提升盈利能力的模式已不再适合未来的发展,药店行业接受外来智力输入的时代已经来临。那么药店该如何选择专业转型的道路?从长远来看,是科学、全面、规范、专业的药学服务。在零售药店,药物治疗管理将成为未来零售药店的核心竞争力。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药师协会和美国零售连锁药店协会先后两次总结了药物治疗管理的核心内容,其中核心要素包括5个:药物治疗回顾、个人药物记录、药物相关活动计划、干预和(或)提出参考意见、以及文档记录和随访。目前已经在美国推行十多年,覆盖了医院、社区医院、药店。

进行深度医药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平台也开始兴起,以上为某运营商的APP概念图

至此再次强调药物治疗管理的核心是由专业的药学人士利用专业的知识体系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而利用药物治疗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正是国家推动医药分家、处方外流的基础。

为此,国家和行业协会也对零售药店和药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

国务院“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中明确要求所有零售药店主要管理者需具备执业药师资格、营业时需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
2017执业药师业务规范》明确要求,执业药师应当主动参与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为患者合理用药、优化药物疗效提供专业服务。
地方政府也对此做出了更具体的规定,例如《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定点零售药店应具备为参保人员提供合理用药咨询服务的条件。

药物治疗管理是今后零售药店是否能成为医保定点药店,能否开展处方药销售的关键。更准确地说是零售药店在今后医药分家的政策环境下生存所必需具备的技能。

发表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
Scroll